文法学院坚持立德树人,多年来紧紧围绕“培养什么人、怎样培养人、为谁培养人”的核心问题,把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融入中文专业人才培养,探索出“四特三融”的人才培养模式。
以特色地方文化为依托,夯实人才培养基础
文法学院着力挖掘特色地方文化资源,建立了湖南省舜文化研究基地、湖南省濂溪学研究基地和湖南省高校文科重点研究基地——“南岭走廊与潇湘文化省级文科研究基地”。学校依托省级科研平台,紧紧围绕舜文化、柳文化、女书文化、湘南方言、摩崖石刻等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资源,产出众多高质量文化教学成果,有力支撑学院教育教学体系。五年来,专业共立项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0项,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5项,省级项目43项,在《中国语文》《文学评论》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,出版《潇湘文化概论》《柳宗元研究》《湖南永州方言》《本土文学:溯源与评论》等地方文化教材8部,为推进学院教学改革奠定理论基础。
以特色培养为指导,描绘人才培养蓝图
文法学院通过前期调研,构建了“高校与地方联合、专业与通识结合、素质与能力耦合”的特色人才培养方案。根据地方文化传承与发展需求,校地联合制定人才培养方案,在服务地方文化建设过程中加强学生培养效果。通识教育偏重传统文化教育的广度,专业教育强调传统文化教育的深度——二者有机结合,各有侧重,通过理论教学和实践训练,推动学生的专业素质和能力协调发展。近年来,汉语言文学专业国学方向学生和老师合作的研究成果“永州摩崖石刻拓片”在国家博物馆展出。学生协助探究永州方言、永州非物质文化遗产、永州红色档案等文化项目,积极学习女书书法并开发女书文创产品,开展本土红色故事进宿舍等活动,积极参与柳宗元祭祀申报省级非遗工作等。
以特色课程为载体,助力传统文化传承
文法学院构建“选修必修互补、理论实践互促、课内课外互通”的“三互”课程体系,开设特色课程,把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教育融入教学全过程。必修课注重回归中文教育传统,重视人文素质培养,重视元典阅读;选修课程重视地方文化资源融入,开设瑶族文学等课程,形成专题研究课程系列。学院构建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互相促进的课程体系,设立卓越教师班、创意写作坊,通过“日常训练+学科竞赛”模式,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。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结合,二者互通形成合力,有效助力传统文化传承。
以特色活动为补充,拓展文化传承渠道
文法学院倡导教学与科研平台、科研项目、学生社团联动,依托省级应用特色学科、舜文化研究基地、南岭走廊与潇湘文化文科研究基地等平台,拓展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渠道。提倡老师带领学生参与科研活动,在科研项目中开展教学,在校本科生参与科研项目比例高达45%。西山文学社定期举办文学创作活动,如今已培养多名中国作协、省作协会员。大隐剧社挖掘本土革命先辈事迹,自编自导自演大型红色话剧《铸魂》,在校内外公开演出50多场,观众2万余人;柳子街志愿者服务团成立三十多年来,每年有200余名师生参与服务柳子街社区孤寡老人,在实践中接受传统文化的涵养。
以“三个融入”理念为引领,提升人才培养质量
在人才培养过程中,文法学院坚持把地方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教育“融入培养方案、融入课堂教学、融入课外活动”。三年来,在校学生申请主持了《元结浯溪遗迹考证、重构与开发》《永州八景“文化+”旅游开发模式研究》《永州文旅背景下摩崖石刻的保护与开发——以朝阳岩为研究中心》等近20项省级以上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;50人次在省大学生写作大赛、师范生技能大赛、秘书职业技能大赛、创新创业大赛等比赛中荣获各类奖励。
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研究生报考率、录取率在全校名列前茅,多名优秀学生被中山大学、暨南大学、北京语言大学、华中师范大学等高校录取。毕业生在各行各业崭露头角,更涌现出了全国优秀县委书记、全国师德标兵、中学正高级教师等一大批优秀人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