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月21日上午,在第八届中国(绵阳)科技城国际科技博览会开幕后,在中国(绵阳)科技城创新发展论坛上,新葡萄官网校友中国工程院院士欧阳晓平做了主题为《颠覆性技术创新的思路与实践》的主题报告。
欧阳晓平是中国工程院院士、实验核物理学家,现任第十九届中央候补委员,曾任西北核技术研究所副总工程师、科技委副主任,是国家 863 计划先进能源领域主题专家组专家,中国核物理学会理事、中国辐射防护学会副理事长、中国辐射物理学会副理事长、 中国空间仪器学会副理事长。
新型石墨烯合成技术
让续航1000公里的新能源汽车成为可能
“我们写信可能很平淡,文学家却能写成优美的诗歌、散文。”欧阳晓平说。在他看来,一项颠覆性创新技术,可以在应用领域带来很多突破。欧阳晓平举了石墨烯制取技术的创新。石墨烯具备优良的性能,超出了一般材料的性质,但制取石墨烯材料的六种传统方法成本都比较高,而我们创新采用液态低聚物单原子层石墨烯合成技术,通过液态低聚物的方式可以制造单原子石墨烯,而且单原子层没有缺陷,使得石墨烯性能更优,成本更低,为大规模应用开辟了道路。
例如,可以用其制造石墨烯水溶液,将石墨烯材料包覆金属和金属氧化物纳米粒子,防止其氧化,“就像蛋壳包裹一样。”欧阳晓平说。
将新型石墨烯用在超级电容方面,可以使电阻减少,性能大幅提高,循环次数可以从2000次提高到4000次。使用新型石墨烯技术制造出的高能量密度大容量超级电容,寿命很长,可以实现充放电10万次以上;能量密度很高,而且非常安全,即使放置半年,能量仍能保持在80%以上,甚至可以达到90%以上。
这可能为新能源汽车行业带来颠覆性创新——采用这样的超级电容,可以实现新能源汽车1000公里长续航,充一次电跑1000公里,而且还具备超低温适应性,在零下40度环境下也能正常使用。安全性也能大幅提升,即使用剪刀剪也不会有问题,剪完还有电。
颠覆性创新是科技创新的终极目标
欧阳晓平认为,颠覆性技术可以助推科研弯道超车,更是中国迈向强盛的必须。中国要有创新文化,而创新本质是新,是无中生有。例如放射性的发现,质谱仪等发现,这些发现都曾经获得过诺贝尔奖,都是典型的无中生有。
欧阳晓平举了国外学者曾经提出的问题:为什么中国人率先应用火药,却没有从中发展出化学、物理学?
欧阳晓平认为,颠覆性科技创新的选题是决定其发展方向和技术实现的高度。
他举了高质量单晶金刚石、医疗和电子垃圾大容量无害化处理技术作为案例,阐述了颠覆性创新技术,如何使理论真正的转化为应用实践,介绍中国有望实现颠覆性创新的领域。
例如,在武汉抗疫期间,他的团队向武汉捐赠了21套设备,这种设备应用了医疗、电子垃圾大容量无害化处理技术,烧的时候看不到烟,效果非常好,这让垃圾变能源成为可能。
欧阳晓平说,只有科技创新才能推动民族强盛,关键在创新人才,核心是有创新思维,没有这个就会被世界、潮流所遗弃。中国人,必须不断创新,实现自己的颠覆性创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