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法学院是学校办学历史最久、办学实力最强、办学规模较大的学院之一。现有汉语言文学、法学、秘书学等3个本科专业。学院为湖南省“三全育人”综合改革试点院系,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为学术型硕士点建设点,中国语言文学为湖南省应用特色学科,汉语言文学专业为湖南省一流专业建设点,法学专业为湖南省特色专业。学院育人事迹被新华社、央视新闻、光明日报、湖南卫视、湖南日报等50余家媒体报道,其中《光明日报》《湖南日报》专题报道了学院教育教学改革成果。
雄厚的师资力量
学院现有教职工62人,其中专任教师50人。专任教师中,教授12人、副教授17人,硕士生导师15人;具有博士学位的21人,占专任教师的42%,另有在读博士4人。有省级学科带头人1名,湖南省新世纪“121工程人才”1名,省级青年骨干教师11名,省级青年教学能手2名。有12名教师取得了律师执业证书并兼职于律师事务所。
近五年来,学院教师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课题5项,教育部和国家语委课题6项,湖南省社科基金重大、重点课题40余项,教师的成果还获得省级社科成果奖、教学成果奖多项。雄厚的师资力量为学生培养提供了保障,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坚强后盾。
高层次的科研平台
学院立项的教学科研平台层次高、种类多,有省级应用特色学科1个,省级特色专业1个,省级研究基地2个,省高校文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,还有中国瑶族传承研究中心、女书科普基地、潇水流域文化资源开发协同创新中心、潇水流域民间文化与语言文字研究所等斗研机构。
多层次、多种类的平台,为学生成长提供了个性化的成长空间,学生不仅可以学习专业知识,还可以在老师的带领下开展科学研究、探索未知领域。近五年来,立项省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践项目30余项,学生发表学术论文(作品) 100余篇,出版长篇小说5部、散文集1部。在校学生在学科专业竞赛中获奖60余项,其中全国商务秘书技能大赛、省写作大赛、省模拟法庭一等奖等10余项。立项省级创新创业项目30余项,其中荣获湖南省大学生创业大赛银奖、铜奖各1项,“互联网+” 湖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二等奖2项、三等奖2项。
科学的育人体系
实施本科生学业导师制,每个学生都有指定的教师具体指导。实施“三季教育”模式。入学季:开展规划指导,侧重专业导学和学业规划教育;发展季:开展成长指导,注重专业发展和个人成长教育;毕业季:开展定向指导,加强就业创业与职业发展教育。积极打造“六个一”育人平台:即一坛(明德讲坛)、一会(经典阅读会)、一坊(创意写作坊)、一班(卓越教师班)、一庭(模拟法庭)、一室(秘书工作室),推动德智体美劳融合发展,实现了德育铸魂、智育固本、体育健身、美育浸润、劳育淬炼。推进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,构建“五育并举”评价体系,培养“听说读写练”五大核心能力。
学院曾荣获全国校园文化建设优秀奖、省校园文化建设特等奖、两次荣获省“五四红旗”团总支,柳子街社会实践项目被团中央评为2021年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品牌项目。